首页 > 图片 > 东方视觉 > 正文

刘侠:滇西北,与山河对话的朝圣之旅

2025-03-23 15:34:45

来源:中国东联社 刘侠

分享到:

洱海日出

2025年2月27日,春节过后的行摄第一站,我和摄友们选择了滇西北之行。从怒江大峡谷呼啸的风声,到泸沽湖畔静谧的晨光,我的镜头与滇西北的山水、人文碰撞了整整十二天。这一路沿着219国道向北,再折返向南,穿越云雾与峡谷,叩访秘境与烟火,最终带回的不仅是存储卡里数千张影像,更是一场关于生命、信仰与永恒的震撼与沉思。

大理崇圣寺三塔

老姆登村

从大理启程,经保山到六库,踏上219国道,怒江美丽公路如一条蜿蜒的丝带,将怒江大峡谷的野性与柔情串联。老姆登的清晨,基督教堂的钟声与傈僳族村寨的炊烟一同升起,镜头里的十字架与远方的皇冠山遥相对望,信仰在这里不是割裂的符号,而是根植于土地的共生。

独龙江探秘充满挑战,独龙族纹面老人笑容沧桑,藏着民族往昔。炉火旁,母子相偎,笑容暖如火焰,满是生活的希望。不远处的作坊里,妇女端坐织机前,指尖翻飞,七彩锦缎间,笑容洋溢着对传统的坚守和对未来的憧憬 。

 

 

雪山在雨雪方歇后乍现,仿佛是神明对这片遗世之地的温柔馈赠,展现出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告别独龙江乡,踏上贡独公路,当贡独公路的七百多个弯道在雨雪中次第展开,雪花像流动的经幡缠绕着雪松。快门声在海拔三千的垭口变得滞重,如同我们急促的心跳。

贡独公路隧道

行走在雨雪交加、曲折蜿蜒的道路上,快到丙中洛时,怒江第一湾突然撞进眼帘,心瞬间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狠狠击中了,满心皆是惊叹,不顾天空飘着细密的雨丝,拿着相机冲进薄雾,让这美景永远在镜头里定格。

怒江第一湾

雨中的丙中洛云雾缭绕,细密雨丝织就的薄纱,为天地晕染出一幅诗意的水墨画,云雾袅袅,如梦似幻。马蹄形峡谷包裹着青稞田与石板房,错落有致,展现出独特的地理风貌与文化景观。
这里的人们信仰多元,却和谐共处,展现出滇藏交界处独特的文化魅力。

 

马蹄形峡谷

雨歇后的雾里村,仿若被春雨轻轻唤醒的世外桃源。云雾似灵动的轻纱,在黛青色的山峦间缱绻萦绕,将整个村子温柔地包裹其中,如梦似幻。一幢幢古朴的木楞房被雨水洗刷得一尘不染,木板散发着温润的光泽。屋顶升起的袅袅炊烟,悠悠融入云雾之中,分不清究竟是人间烟火,还是天上云霭。

雾里村

踏入雾里村茶马古道,每一步都仿佛踏在历史的辙印上,脚下是岁月打磨的石板路,身旁是犹如翡翠玉带般的悠悠怒江,在山林与江水的陪伴下,探寻往昔马帮的足迹。

 

告别了人神共居的丙中洛,我们折返向南,到达香格里拉,倾听松赞林寺的金顶在暮色中低语,用力转动独克宗古城的转经筒,信仰的温度在取景框里流淌成诗。

松赞林寺

独克宗古城的转经筒

踏入东巴圣地白水台,仿若步入遗世仙宫。层层叠叠的钙华池,似仙人遗落人间的玉盘,盛满天光云影,每一寸都晕染着东巴文化的神秘。

站在虎跳峡旁,江水似万马奔腾,涛声震耳欲聋。峡谷峭崖对峙,见证着自然力量的磅礴,心也被这震撼景致所填满。

忘却一身的疲惫,走进沙溪古镇的晨曦,马蹄声与马帮故事被揉进玉津桥的倒影中,展现出茶马古道的历史痕迹。古镇的建筑与文化遗迹见证了马帮的辉煌。

沙溪古镇玉津桥

晨曦水面升起水雾

踏入丽江古城,在人潮如织间,我们却转身避开喧嚣,把镜头聚焦木府。亭台楼阁、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木府这座700多年历史的建筑,静静诉说着往昔的辉煌。

泸沽湖上的船自由荡漾,这里的女性在社会中占据重要地位,展现出独特的文化魅力。走婚桥畔的草海被风掀起姿态各异的裙摆……这里的湖水倒映着“女儿国”的坚韧与自由。

摩梭族的篝会火晚

走婚桥

泸沽湖

山河远阔,人间值得。滇西北的旅途,是一场身体向荒野的臣服,精神向文明的溯源。快门可以捕捉瞬间,却难以承载那些未被言说的情感与故事。当暴雪封住去往梅里雪山的山路,折返香格里拉,看到松赞林寺虔诚的朝圣者时,教会我们何谓"无常即是圆满"。

金沙江十八弯

当归程的航班穿越云层时,依然感受到这片土地的魅力。同时深刻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与人间的温暖。

日照金山

 

机上鸟瞰

滇西北之旅,深深感受到了摄影的使命在于记录与传递,让远方的人们了解这片土地的故事与文化,同时,摄影也需要尊重这片土地,方可与之共生。

图文作者:刘 侠

山东省摄影家协会 会员

泰安市摄影家协会 会员

 

责编:张子秋

编发:泰安市摄影家协会融媒体中心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