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已至,但全国多地重复着升温—降温—升温的节奏,此时,感冒、过敏、关节炎等疾病也特别容易找上门。俗话说“春捂秋冻,老来无病”,适当地“捂”有助人体避免受寒,春天养生,不妨从“捂”开始。
“春捂”的最佳时机
“春捂”要挑对最佳时机: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之差≥8℃时,早晚就要增加衣物;温度<15℃时,要注意多穿衣;气温达到15℃后,还要再捂个7天,小孩子、体弱多病、或者高龄老人要捂14天;冷空气到来之前的24~48小时就要开始捂。春捂也需要凭感觉。“春捂”并非一概而论,也是因人而异的,年轻力壮的人可以适当冻一冻,而老年人大多经不起太冷的刺激,还有一些慢性病患者则对寒凉的刺激更加敏感,稍不注意就会引起疾病发作。因此如果“捂”时不觉得咽喉燥热,身体冒汗,即便气温稍高于15℃,也不必急着脱衣服。如果觉得“捂”了身体出汗,则需要早点换装,不然“捂”出了汗,被风一吹反而更容易着凉。
“春捂”捂这几处
肚脐
中医称肚脐为“神阙穴”,温暖此穴可鼓舞脾胃阳气,特别是胃部怕冷、经常腹泻的人,要特别注意肚脐的保暖,可经常热敷此部位。
腰眼
人体阳气的根在肾,而腰为肾之府,肾阳虚时会出现腰部酸软、怕冷、经常尿频、精神容易困倦疲乏等症状。因而经常用热水袋热敷或艾灸腰眼处的肾俞穴(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可起到温暖肾阳的作用,这些症状自然就会消除。
手腕
手腕处有心经的原穴,即神门穴。大家都知道,心主管全身的血脉,通过输送气血来温暖全身,而原穴主管各脏腑元气,能够强化该脏腑的功能。所以春捂的第一个关键部位就是神门穴(腕横纹小指侧端凹陷处)。
背部
人的背部关系到人的脊椎以及背部经络,与心肺相通,如不保护好,容易让风寒之邪透过背部侵入,引发疾病。
脚部
人体下身的血液循环要比上部差,容易遭到风寒侵袭,需要格外注意。裤子、袜子、鞋子一定要穿得厚点、暖和点,不要换得太快,脱得太早。晚上睡觉前,多用热水泡泡脚,对于温暖脚部促进血液循环,大有益处。
春季养生注意事项
注意保护阳气
春季是四季之首,万象更新的开始。在这个时候,人体内的阳气要顺应自然,向上向外疏发。因此,春季可是净化调养身体的最佳季节,此时最需要注意保护体内的阳气,让你慢慢变得旺盛充沛。所以说,大家在春季的时候,要避免做耗伤阳气、阻碍阳气升发的事情。
注意饮食进补
经过了一个冬季的滋补,在春季的时候应该吃一些应季的新鲜蔬菜和水果,让肠胃休息一下,减轻其负担。而且在阳气升发的春季,肝气容易上升,对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有一定的影响。应该以清淡的饮食为主,若是大量进补温补的食物或药膳的话,身体内热会加重。
其中,芹菜、菠菜等就非常不错,富含膳食纤维的它们,吃了以后能够加速身体内的油脂和毒素排出去,促进身体新陈代谢。
及时调养肝脏
中医认为,春季是人体肝胆经脉旺盛活跃,此时好好调养肝脏的话,能够增强免疫力。对此,建议大家在日常要节制饮食,节制生活,保持好的生活习惯。同时还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并且预防外界环境对身体造成的伤害。
记住这些防感冒
多喝点水
春季干燥,体内的水分容易流失。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多喝水,保证身体的水分充足,不要让身体脱水,特别是感冒之后一定要多饮水,多喝水能有利于身体排毒,预防感冒。要保持饮水量,然而不要一次大量饮水,应间断性喝水。一次喝一杯左右的量,不要超过300毫升,间隔一段时间后再喝,不要接连着喝,这样对肾的负担太大。一天的饮水量要在2000毫升左右。
空气流通
早晨起床后,及时打开窗户,呼吸室外新鲜空气,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最好在早中晚各开窗通风三次,每次15分钟为宜,既保持了室内空气清新,又抑制了细菌的滋生。干燥的空气会让呼吸道感到不适,在床边或沙发边放置加湿器,可以让你呼吸更顺畅。使用前,最好彻底清洗一下,以免病毒通过其散播。
早晚加衣
老人、小孩和一些体质较弱、抵抗力较差的人,在早晚出门时一定要带一件外套。“春捂秋冻”之说也要因人而异,体质较弱、抵抗力较差者更要注意保暖。春季昼夜温差加大,我们要注意保暖,对于心脑血管疾病和支气管哮喘类疾病的患者要加强保暖,随时增减衣物。
适当锻炼
适当的锻炼都能够提升身体的免疫力。轻柔或适度的锻炼能对免疫系统的功能形成刺激。对于儿童,锻炼方法也不必过于苛刻,不然会让他们产生反感的心理。根据他的爱好进行简单的跑步、打篮球或者踢足球等。
据央广网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