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启明 > 启明人物 > 正文

赵小玲:铿锵玫瑰书写壮丽人生

文章来源:基建工程兵战友之家
字体:
发布时间:2020-05-02 12:37:38

 

赵小玲,原基建工程兵三支队的一名女报务员,退伍后被分配到内蒙外贸,从事团干部工作十几年,后进入新闻行业,带领团队创建了中国唯一以纳税人命名的报纸——《纳税人报》。赵小玲在军旅生涯中所锤炼的坚韧性格,以及20余年新闻工作所积累的行业经验,促使她对学术有种孜孜不倦的渴望。2008年,赵小玲再次走进中国高等学府——北京大学,开启了她新的文化生涯。她创作和制作的文化作品,都是具有文化创新性和前瞻性的。

 

2020 年注定让人难忘,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所有中国人的行动计划,生态环境保护再次被大家重视起来。而并不为人所知的是,近十年来,赵小玲一直把自己的满腔热忱倾注在推动生态文明保护、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上。

 

赵小玲在一次采访中结识了世界濒危野生动物——野马,此后她便义无反顾踏上了生态保护的长征路。自2009年以来,赵小玲为生态文明保护及文化回归理性不计代价、不计成本的奔走在国内与国际的会议交流中。她和各界环保组织交流沟通生态平衡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她的这种义举吸引了英国、爱尔兰、蒙古国、俄罗斯等多个国家政府、艺术家的支持与帮助并产生共鸣。而赵小玲也一直以最大的努力,在“保护生态文明、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道路上奔走着。

基建兵战友之家系列第1期 | 铿锵玫瑰,书写壮丽人生.

赵小玲,北京赵小玲文化工作室总经理、《纳税人报》社社长兼总编辑、高级经济师、影视专业制片人。

个人著作:

散文集《起起落落女人心》、《短暂的美国之旅》等,其中《我是寒星》获国家“五一工程”奖。曾在全国各类报纸和杂志上发表作品160余篇,其中新闻作品《用爱指路》获新闻作品三等奖。策划编辑了图书《草原上的绿色方阵》、《穷的就剩下钱了吗》;编辑出版报告文学集《我是寒星》、《税苑金辉》等。

基建兵战友之家系列第1期 | 铿锵玫瑰,书写壮丽人生.

相关的影视作品 :

•电影《野马》出品人、制片人;

•红色题材电影《卓尼土司》总策划;

•反映税务战线题材的电影《大树底下好乘凉》 出品人、制片人;

•以“两弹一星”为题材的电视连续剧《情润无声》出品人、制片人;

•胶片电影《孟二冬》出品人、制片人;

•爆笑喜剧《天上掉馅饼》总监制;

•首部海峡两岸大型魔幻歌舞剧《女神·西王母》出品人、制片人

基建兵战友之家系列第1期 | 铿锵玫瑰,书写壮丽人生.

曾策划的大型演出 :

•内蒙古大学50周年校庆大型文艺晚会《青春放歌》;

•“东方巨响•世纪相聚”大型主题晚会;

•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绿色阳光”大型文艺演出;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二十周年“托起朝阳”晚会;

•高雅艺术进校园大型魔幻舞台剧《黄粱梦》北大公演

基建兵战友之家系列第1期 | 铿锵玫瑰,书写壮丽人生.

  • 军旅生涯,她终身难忘。

1978年,赵小玲踏着父亲的足迹走进军营,在辽宁省本溪的基建工程兵三支队服役,那年18岁。经过严格的考核成为了一名合格的报务兵,并成长为部队优秀的团干部。

基建兵战友之家系列第1期 | 铿锵玫瑰,书写壮丽人生.

她师从徐竹影先生学习作词这段军旅生涯中的插曲,奠定日后担任总编辑的文化基础。1983年告别绿色军营后,在呼和浩特外贸局担任团委书记11年之久。

基建兵战友之家系列第1期 | 铿锵玫瑰,书写壮丽人生.

提起那段激情燃烧的军旅生涯,赵小玲回忆说:“我是通信兵,学报务的。业务、军训同时训练,苦得不得了。走队列,穿着几斤重的大头鞋,走得腰酸腿痛。晚上关灯后躺在床上摸着红肿、起泡的脚丫 子哭鼻子。业务训练还要苦。报务员的基础训练使用的教具是木键,打一个小时过来,中指己经磨破血肉模糊地沾在了键子上。休息时,得先用小手术刀轻轻把沾在木键子上面的皮肉刮起来再按到原来的部位。稍稍休息后,等血肉凝固了,继续练习发报,指头红肿得很难弯曲,不休息还好,时间长了也麻木了,有教练严肃的目光盯着,倒也不敢想痛。休息过后,重新拍发,手指钻心地疼,噙着眼泪,咬着牙继续练习。那种心情真是不知用什么语言能表述清楚。那种苦和后来正式上机工作后因连续拍发几百万组无差错的过硬技术而受嘉奖的快慰心情比较, 正可谓是军人对苦和乐的特殊理解和认识了。

基建兵战友之家系列第1期 | 铿锵玫瑰,书写壮丽人生.

信念所在,这些苦咬咬牙也挺过去了。最令人紧张、提心吊心也最出洋相的还要数紧急集合。每晚睡觉前,大家总要看台长的表情和动向,是否到连部开会,或者有什么举动。分析晚间政治学习时,首长们的神情、语气,晚上有没有上级机关首长查铺,猜测会不会有行动。稍感觉到气氛有些特殊,便和衣睡觉。背包带死死抓在手里,瞪着眼睛,听号令,紧张得眼神都变 了。

  • 从新闻人到文化工作者,她勇往直前。

2000年,赵小玲带领团队创建了中国唯一一个以纳税人命名的报纸——《纳税人报》,2004年,赵小玲进入影视行业,牵头制作了多部艺术题材的影视作品。曾出品制作国内首部反映纳税人和征税人之间矛盾的电影《大树底下好乘凉》,制作知名网络微电影《只为等到你》,主导完成第一部讲述两弹一星功勋伟大事迹的电视剧《情润无声》,与导演哈斯朝鲁和编剧高雄杰共同主导创作了讲述北大教授孟二冬生平故事的电影《孟二冬》,获得众多业界大奖,广受社会好评。

在谈到自己的事业时,赵小玲说:“在制作《孟二冬》的时候,这个作品我们运用了纪录片写真与故事片的融合,所以,这部影片当年就获得了四项大奖,五个一工程奖、建国六十周年的最佳影片,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最佳影片,紧接着第二年又获得长春电影节的最佳影片奖。这是北大的一种荣誉,也是建国一百年以来,北大第一部同时获得四项大奖的影片。

  • 生态文明保护的长征路上,她义无反顾。

2009年,赵小玲在新疆采访中得知,濒危物种野马,有六千万年繁衍进化史,是地球上穿越冰川期得以存活的动物活化石,价值堪比大熊猫,被达尔文称为“进化的模特”,是地球上唯一仅存的野生马种。然百年来,随着环境恶化,地球上许多野生动物濒临灭绝,其中就包括有着高傲自由血统,带有远古基因的新疆野马。

新闻人的敏锐直觉和文化工作者的清晰洞察,以及在部队中所养成军令如山的习惯,赵小玲带着团队义无反顾地走在了生态文明保护的道路上。

基建兵战友之家系列第1期 | 铿锵玫瑰,书写壮丽人生.

赵小玲在新疆与濒危物种野马在一起

2012年,赵小玲开始影片《野马》的筹建与拍摄。在她看来,“野马”是特殊定位的好题材,是中国首部涉足动物与人文的国际化交流影片,是我国生态文明保护的体现,同时也是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真实写照。她认为,野马的意义不仅是让它们自由驰骋在准噶尔荒凉的旷野,展示它们的野性之美。更是对生态环境整体保护、再次提升我们民族的精神境界的真实写照。这个想法深深地攫住了她, 竟成为她情感中的一份责任,她性格中的一种坚守!她推掉了无数盈利的项目,专注野马的命运,专注生态文明保护工作,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贡献着自己的力量。2020年初的一场疫情,更使得赵小玲坚定了制作《野马》的决心。

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赵小玲为什么会为《野马》不顾一切?赵小玲说:“这是一种担当,是一种责任,野马不只是一种野生动物,更是“生态文明保护、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的典型范例,也是“一带一路”上最具有代表型的生物载体。”

基建兵战友之家系列第1期 | 铿锵玫瑰,书写壮丽人生.

野马不只是一种野生动物,更是“生态文明保护、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

在赵小玲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她呼吁保护野马、保护生态平衡的事迹不胫而走被传到一些国家。其中,国际著名作曲家、编剧家约翰•安德森先生冒着寒雪来到北京,被赵小玲及她的团队的精神所打动,耗时1年零六个月,创作出《野马》舞台剧的音乐;泰国青年影星李缇娜,为此特地来到中国,表示自愿加入《野马》电影的演出当中;更有《泰塔尼克号》的制片人亲率团队来京洽谈;德国的知名作家、蒙古国的知名作曲家以及日本的艺术家也愿参与其中。

另外,执导电影《雨人》的巴瑞·莱文森先生,和好莱坞华人导演田芬女士也亲赴北京表示愿意参与并支持《野马》电影的拍摄。田芬女士自费租住在北京并积极创作《野马》电影剧本,其间她曾因身体不适两次送往医院救治。

联合国文明联盟生态文明委员会的相关官员也积极表态愿意推动相关项目进展。国内的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中国马业协会、中国社会艺术协会、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等机构也频频加入,参与到《野马》项目的筹建中来。

基建兵战友之家系列第1期 | 铿锵玫瑰,书写壮丽人生.

为了《野马》项目的进展,为了不负国际、国内的机构、艺术家的支持,为了文化自信的坚守,赵小玲与其团队开始四处“化缘”。为了向社会倡导保护野马、保护生态平衡、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赵小玲倾其所有。赵小玲这样的付出虽然得到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却也有着些许质疑的声音,认为她如此作为是在自讨苦吃、自寻烦恼。每当面对这样的质疑,赵小玲都会淡然一笑说:“曾经的军旅生涯造就了我执着的性格,只要是对人民、对社会、对国家有益的事情,我就无怨无悔,一定坚持下去。”

迄今为止,《野马》的电影剧本已完成,《野马》电视剧的剧本也在创作之中,野马部落小镇可硏报告已完成,获得联合国文明联盟生态文明委员会的首肯和相关地方政府的认知。《野马》舞台剧的音乐和剧本的创作完成所有的积累与付出,在赵小玲眼中,都是值得的,她说“目前世界上有35个国家拥有野马,通过野马这一题材,可以将拥有野马的国家共同撬动到保护生态文明的队列中来。在我眼中,这个题材所背负的社会价值是唯一的,也是具有代表性的。”

基建兵战友之家系列第1期 | 铿锵玫瑰,书写壮丽人生.

每当说到野马,赵小玲都会泪眼婆娑,她说“这个项目真的很难,它带给我的不只是经济上的困难,还有生活上的压力与友人间的不解。虽然很难,但有这么多的机构帮助推动,有这么多的艺术家鼎力支持,有这样的团队愿意追随,我们相信,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可以创作出一部属于中国、属于世界的好影片。届时,我会用自己的艺术形式向所有支持过此项目的机构、个人、团队表示感谢。以表这十余年的感恩之心、感激之情,一个美丽的“天马”梦,一群勇敢的追梦人,一场生态环境保护的拉力赛,我们一直在路上!”

责编  张春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