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文坛往事 > 正文

鸿篇巨制《大国大民-王志纲话说中国人》一书问世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20-08-18 11:49:12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我们人均年收入是3万元人民币,但是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1000元在一个中等城市可能租房都困难,现在又碰到疫情……”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李克强总理在记者会上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讲的这几句大实话,一时间刷屏朋友圈,无数人经历了惊诧、疑问、感慨之后,都会不由开始思考一个严肃的问题:

“中国是什么?”

“中国究竟是什么?

这或许是每个中国人终其一生绕不开的天问,无论文化高低、阅历多寡、经济富足或贫困、命途蹇滞或亨通,你都会自觉或不自觉的思考它。

而你所得出的答案,也将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你的思维格局和行事作风,从而深刻影响着你的未来。也许有人对这个问题不屑一顾,生活重担在肩,眼前的柴米油盐诸般琐事尚且令人左支右拙,哪有心情去思考如此宏大的命题。其实中国不是被供奉在神龛里的塑像,而是你生于斯、长于斯、歌哭于斯的这片土地。

浪潮奔涌,我们每个人都是汇成浩荡洪流的一滴滴水珠,无论是随波逐浪,或是击水中流,甚至移民海外隔岸观火,也会感受这洪流的裹胁和冲击之力,因而终究无法自外。家国天下,休戚与共——这不仅是一代人的命运,也是所有近现代中国人无法回避的宿命。

风雨百年,蹒跚其行

把时间线拉回百年以前,彼时的中国,风雨如晦。彼时的每一个中国人,无分贵贱贫富、妍媸贤愚,都深刻地卷入中西两种文化体系冲突的漩涡中。

民族的未来,在错综复杂的局面中面目模糊。

深沉的忧虑笼罩着这片土地,国家、个人、前途、过往、死亡、新生……起先是一种对局势的空旷悲意,随即便是那些具体的鲜活的事物与形象:夭折的孩子,离散在战乱中的兄弟,饿死的父母,消失的邻居,一去不返的朋友……最后,便是一种莫名其妙,说不清道不明,偏偏所有人都能感同身受的纯粹哀伤。

彼时“中国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是中国的青年知识分子正在重新认识自己的国家”(赛珍珠《吾国与吾民》序)。

年轻的林语堂,正是这批知识分子中的一员,他所观察到的中国“无疑是这个地球上最混乱、最受暴政之苦、最可悲、最孤弱、最没有能力振作起来稳步向前的国家”。当时西方,研究中国问题的人比比皆是,也有不少所谓的中国通著书描写中国,但他们在本质上和中国这个民族存在着一层无法穿透的隔阂,因而很难从根本上理解中国,他们或疑惑、恐慌、远远避开,或以揭露中国丑恶习俗为卖点。

从小在中国长大的美国作家赛珍珠,深感东西方之间隔阂甚深,因而委托学贯中西的林语堂先生写一本解读中国人的著作。

林语堂借携家到庐山避暑之机,猛写月余,一部全英语写作的“My Country and My People”(中文译名:《吾国与吾民》)就此出炉。该书甫一出版,便成为海外认识中国的最佳读本,迅速在海外引起轰动。赛珍珠誉其为“最真实、最深入、最重要的一本关于中国的书”。美国的书评家T.F.Opie甚至说:“不管是了解古老的或是现代的中国, 只要读一本《吾国与吾民》就足够了。”

尽管身处黑黯,但与绝大多数人不同的是,林语堂对中国之命运与前途抱有充分的乐观,他在《吾国与吾民》中写道:

“我可以坦诚相见,我并不为我的国家感到惭愧。我可以把她的麻烦公之于众,因为我并没有失去希望。中国比她那些小小的爱国者要伟大得多,所以不需要他们涂脂抹粉。她会再一次恢复平稳,她一直就是这样做的。”

林语堂的这种乐观态度,在当时弥足珍贵,他的判断,是建立在对中国和中国人的透彻认知之上的。自幼接受西方文化熏陶,又精通传统文化的林语堂,敏锐认识到了中华文化之于主流西方文化的独特性。

但中国究竟能否继续作为一个伟大的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要探讨这个问题,并且想要得到一个令自己和大家都信服的理由,远非像砍瓜切菜那样来得轻松干脆。

正如林语堂所说:“这是长期痛苦思索、阅读和反省的结果。”他的思索、阅读和反省,最终凝结成了这部著作。时至今日,《吾国与吾民》仍旧是讲述中国国民性的经典读本。

从“吾国吾民”到“大国大民”

继《吾国与吾民》问世,已经过去了八十多年,“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在21世纪的坐标上,没有人再怀疑中国的强大,但关于中国的误解依旧深刻。

西方主流舆论里,中国威胁论者有之,中国崩溃论者有之,西方民间关于中国的误解似乎更加严重,在他们眼里,中国人还停留于拖辫子、抽鸦片的长袍马褂形象。在中国愈发重要的当下,世界急需一把打开中国的钥匙。

不仅外国人需要读懂中国,对于生活在南北纵横数千公里辽阔国土上的十多亿中国人来说,也同样需要读懂中国。然而中国的三个特点,又决定了它很难被读懂。

首先,中国太过于辽阔,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不同地域之间的差别令人难以想象。如果说中国是一颗根深叶茂的大树,北上广深更像几株精致的盆景,走出这个繁华、先进、优雅、日新月异的中国,还有另一个中国,在这个中国,10亿人没坐过飞机、13亿人没出过国、90%的人没喝过星巴克。50%以上的中国人没有喝过农夫山泉。

谁可以代表中国?是一线城市写字楼里衣冠楚楚的金领?还是大西北市区外上百公里的山区小村落里某个离群索居的人家?这是一个极其严肃的话题。

面对如此庞大的叙述主体,叙述者们很容易陷入盲人摸象的困局,把局部当作整体,把个人境遇当成时代主题,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更不用说还有很多谬论和偏见。

因此,想要解读中国,需要相当宏阔的格局、见识和高度的同理心。

其次,中国太过于复杂。两千余年以来,不断分合又绵延不断的中国,保持着某种惊人的稳定性,不管是分裂时期觊觎中原王朝的外族,还是乱世中谋求取而代之的野心家,在帝国建立以后,顶多是搭积木式的组合拼装,对构架本身却无法撼动。这种构架究竟是什么?换言之,组成中国的基本因素有哪些?它可以是一个政治话题,可以是一个历史话题,还可以是一个文化话题。

它的认同基础究竟是什么?血缘,文字,国界,族群,某种超乎其上的共识,还是长期存续的制度设计?这个问题不仅现在复杂,从来都复杂,因此解读中国的分寸与角度显得十分微妙。

更现实的问题在于,中国的变化实在太快。近代以来,工业文明携市场法则之威,扫荡全球,所向披靡,脉脉温情的农业文明逐渐消失。然而中国的独特之处在于,工业化大生产用近三百年的时间改造西方世界,却要我们用四十多年的时间重走一遍。

一条巨大的中国龙,在不同时态中舞动:龙头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龙身在工业经济的浪潮中翻腾,而龙尾还深深地扎在农业文明的泥土之中。

巨龙翻身之时,变化昼夜不息,在人类历史上,还没有哪个国家有过中国这四十多年的物质层面大爆发,也没有哪国人民像中国人这样承受着思想的激烈震荡。

如此辽阔、复杂、急速变化的中国,显然不是一个“药方”可以搞定的;数千年间生生不息、不断丰富的中国文化,也不是某种观点所能简单统合的。

从古至今,中国作为广土众民之大国,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尤其是近年来,伴随中国国力日盛,争议也越来越多,就连国人内部,也不时泛起或妄自尊大、或妄自菲薄的舆论风潮。

在如今这个碎片化、浮泛化的时代里,很多从未真实接触中国的人们,透过纸面数据探讨着一个他们根本不了解的中国,描绘着虚幻的前景和唯美的图画,让人在可笑之余,也不免有些喟叹。

国运即是人运,大国方有大民,没有大民支撑的大国,也只是一碰即碎的泡影。今日之中国,正在赶赴一场至关重要的大考,从容应对的关键,就在于如何从“大国”走向“大民”。

本书作者王志纲先生既是中国改革开放这个波澜壮阔时代的受益者,也是观察者。

从1985年开始,王志纲担任新华社记者长达十年,深度参与了广东乃至中国对外开放和市场化探索的关键过程。因采写《中国走势采访录》,受到中央决策层的高度重视,被邀请进中南海汇报。邓小平第二次南巡时,受命陪伴新华社社长穆青,沿邓小平南巡路线同步采访,写下《风帆起珠江》、《珠江三角洲启示录》等重大新闻作品,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1994年,有感于中国将要真正的走向市场经济,走向深度的改革开放,走向全球一体化。王志纲正式下海,创立了王志纲工作室,即后来的智纲智库,也从此开启了他的战略咨询生涯。由于工作性质和个人性格使然,几十年间,王志纲足迹遍布海内外。

他笑称自己的工作状态是“全国上班,全国出差。”这样独特的经历,给王志纲为企业家和政府进行战略咨询提供支撑的同时,也有意无意间为他解读中国做了最充分的资料准备。

在王志纲看来,所谓“中国”,其实是一方水土造化的结果。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中国这片辽阔的土地上,每一方水土均有其独特的气场,每一方人均有其独特的个性。

读中国,就是拨开历史迷雾,去摹画一方水土背后的文明轮廓和脉络的过程。几乎每一个中国人,也都被打上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印记,中国的前途与命运,中国人复杂的国民性,也都隐藏在这一方水土中。读中国,就是拨开迷雾,去摹画一方水土背后文明轮廓和脉络的过程。

自2018年开始,王志纲受邀在知名商业财经类自媒体“正和岛”上开辟个人专栏,2019年,他主攻地域文化方向,从黄河流域的秦、晋、鲁、豫,写到长江流域的皖、浙、赣、湘、鄂、巴蜀,再到珠江流域别具特色的潮汕、粤港澳大湾区,中间忙里偷闲,又写了其老家贵州和中华版图上最年轻、“开化”最晚之地——东北。

专栏历时开设近一年,累计写成十余篇融政经文史、风土人情于一身的地域文章,经过王志纲本人的修改、精编、审定,最终合辑成书,定名为《大国大民》,各区域按照文明生发的顺序排列大致如下:

陕西丨如果说周、秦、汉、唐四大帝国组成了中华文明的上半场,陕西则是上半场毋庸置疑的主舞台。

山西丨四十年看深圳,一百年看上海,一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陕西,五千年看山西,看的不是帝王将相,也不是亭台楼阁,而是文明的生发。

山东丨山东之“魂”在于认大哥,这种大哥文化,对上体现为忠君爱国,对中体现为孝顺父母,对下体现为兄弟义气。“孔孟之道”和“水浒遗风”是大哥文化的一体两面。

河南丨河南是个难写又不得不写的话题,河南人也是一群不好说但又举足轻重的人。河南的辉煌标志着中国的盛世,河南的问题也是民族性的深刻体现与浓缩。

安徽丨居国之中的安徽,既是地理分野地,又是文化大熔炉。风云于此际会,人文于此闪耀,商业于此兴旺,革命于此燃烧,改革于此开启,创新于此融汇……

浙江丨在中国三十四个省市区中,很难找到第二个地区能像浙江一样有如此多的正面评价,仿佛上帝都对其钟爱有加一般……

江西丨把时间尺度拉长到一百年、三百年、五百年、一千年来看,江西崛起与衰落的核心原因只有一条—— 格局之变。

湖南丨同一条湘江化育之下,湖南人在古代和近代的表现可谓是天差地别。在悠长的古代,湖南如漫漫长夜,偶尔才惊现星光点点;而到了近代,湖南却引领百年风流。古今对比,差异显著,莫非“一方水土”果真有所谓的“气数”之说?

湖北丨无论地缘还是文化,湖北都堪称中国的丹田:上下求索,左右勾连,纵向来看有悠久的楚风遗韵,横向来看则有大流通带来的大视野。

巴蜀丨成都与重庆,一阴一阳、一柔一刚、一静一动,互相攻讦,却又始终山水相连、水乳交融,最终形成了这幅造化天成的巴蜀太极图。

贵州丨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胜江南,日鼓鼓的贵州人正从边缘走向舞台中央。

东北丨敢作敢为、敢爱敢恨、不受约束、率性而为的东北,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它的可爱、可恨、可叹、可敬,都表现在这烟火气中。

潮汕丨作为中国地域文化的代表,潮汕人的鲜明特质却远远超出了地域的界限……

粤港澳大湾区丨两千年帆影不绝,一百年风起云涌,四十年天地翻覆。一部浓缩了整个时代风云际会的大湾区生成史背后,是一个古老国度的艰难突围与新生…

关于这本书价值最准确的评价,或许正如王志纲本人所说的那样:

“在本书中,我对“地域与人”的解读并非绝对客观,也很难说有多严谨。但在我看来,《大国大民》的优点、缺点都在于此。恰恰是这段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历万端事、阅万般人的独特经历,不仅让文字增一分生动鲜活的气韵,更多了一点对世道人心的关照。今不揣冒昧,把《大国大民》这本书献给大家。我希望,关心中国的人,透过字里行间能看到一个关键时期的复杂中国,至于见仁见智,则请君自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