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启明 > 启明人物 > 正文

张义全:做好最强“疫”线 “大管家”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20-05-08 07:53:56

为抗击疫情,吉林省先后派出13批1222名人员千里驰援,奔赴湖北抗疫一线。其中,吉林省首批驰援武汉医疗队于1月26日抵达武汉,第二批医疗队于2月2日抵达武汉,陆续开始执行危重症患者救治任务。

两批医疗队中有这样一个人,曾获吉林省人民政府援建四川省黑水县地震灾区二等功荣誉的他曾参与汶川地震、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治任务。尽管他是一名80后年轻干部,却也是有着18年党龄的老党员。在支援武汉的抗疫一线,他使出浑身解数,不仅带领队员平安无恙返回吉林,更是在一线解决了无数个难题。他在幕后的暖心保障给医疗队员留下了深刻印象,大家亲切地称他是抗疫医疗队的“大管家”。他就是第一批医疗队的副领队,后任第二批医疗队的领队,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卫生监督所副所长张义全。

树战斗集体

“我是领队 也是医疗队员的守护者”

张义全作为吉林省首批支援湖北抗击疫情医疗队副领队率队伍逆行而下,火速支援武汉。在飞往武汉的飞机上,他顾不上休息便与领队开始研究抵达武汉后的工作分工,筹划建立医疗队管理体系,并第一时间召集医疗队相关负责人召开会议,简要部署医疗队相关工作要求。

抵达武汉后,张义全充分借鉴当年参与地震灾后援建医疗队时的工作经验,体现“招之即来、来之能战”的工作作风,进一步强化队伍管理,成立了医疗、护理、后勤保障、生活照护、感染防控、信息宣传等工作组,组建了临时党支部,实现了逐级分层、党政结合的管理模式,逐步形成了严密的抗击疫情前线医疗队组织管理体系。

2月2日,吉林省再选派118名医护人员组成危重症患者救治医疗队驰援武汉,2月12日有12名中医医疗队员补充到这支队伍。张义全被任命为第二批医疗队的领队。面对这批来自省内24家医院、130名队员组成的“抗疫联军”,队伍面临单位多、人员散、年龄低以及物资紧缺等现状和困难,怎样在最短的时间内发挥最大战斗力,成为张义全面前必须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张义全积极与支援医院和武汉当地政府协调,充分将首批医疗队工作期间的管理经验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在医疗救治、物资筹备、生活照护、心理疏导、信息宣传等方面逐一解决实际困难,让队员们在疫情期间安心、舒心,也让队员的领导和家人放心。通过他夜以继日的努力,医疗队迅速实现了队伍团结稳定、队员工作热情高涨、医疗护理秩序良好、防控工作有条不紊的良好氛围,各项工作有序有力开展。

在这支130人的队伍中,绝大多数是当代各行业的中坚力量“80后”,也有近30名在家里仍是掌中宝的“90后”、“95后”。每次看到他们从病房出来被口罩、护目镜勒出深深痕迹的脸庞,已经湿透的防护服,因直接接触橡胶手套出现皮肤过敏的手臂,张义全的内心五味杂陈,“我要做的就是他们背后的坚强后盾,保护好他们的安全”。

“我是领队,也是医疗队员的守护者”,他始终跟队员强调:作为领队没有医疗队员在一线工作那么辛苦,但他努力做到让队员增加快乐,减少顾虑,降低危险;努力做到为医疗队当好家、带好队,为队员服好务、办好事,并保证把他们安全带回去。

解后顾之忧

多方沟通让队员吃好保证战斗力

在做好新冠患者医疗救治工作的同时,如何保证队员们吃饱吃好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在武汉战疫前线,张义全充分展示了他柔情勤务和贴心暖男的一面。

东北人与湖北人的饮食习惯有极大的差异。“人是铁,饭是钢!”队员们在一线拼命地昼夜鏖战,吃得好睡得香,才能有精气神打胜仗。

“队员在一线很辛苦,尤其是穿上厚厚的防护服,要在隔离病房内高强度连续工作几个小时,极其消耗体力,如果饭菜不合口,吃得少,体力下降,将不利于任务的完成,而且体力不支,免疫力下降,也会增大感染几率”张义全暗自费了心思,他找到酒店的厨师,对菜单进行了“支招”“献谱”:东北人爱吃咸口,与湖北人的甜辣截然不同,吉林人有几种家乡菜是队员们的最爱,吉林人喜欢米饭也爱面食……他一有空就跑到酒店的后厨,与厨师一个个菜研究,最终敲定一张“吉林菜单”。

即便如此,张义全还是觉得做得不够。100多名队员,大家个人习惯、饮食忌口有哪些?由于不能集合开会,他便充分利用队员上下班乘坐班车的机会,与大家沟通,多了解住宿和饮食上的实际困难,当得知队员对当地气温不适而出现身体不适、饮食不习惯而出现厌食、面对疫情产生心理变化等各种情形时,总能想方设法顺利化解各种困难,为队员提供无微不至的照顾和问候,为队员尽量争取充足的物资保障,解决队员在一线工作的后顾之忧。

“前方疫情紧急,物资紧张,队员们都非常无私,不好意思和我提要求,每次问都说安排得挺好,为了队员们吃好、心情好,我有时不得不费点‘小心思’。”张义全说,作为领队,队员们的身份信息他都掌握,于是心细的他与宾馆工作人员沟通,为每位过生日的队员生日当天送上一碗生日面,他也会通过微信的方式引领全体队员为寿星送上生日祝福,这种既有特色又有温情的方式,让远离家乡的队员感受到了家的温暖,甚至在从武汉返回吉林当天,他也在飞机上为一名队员甚至是全体队员过了一个有意义、值得记忆的生日。

吃得饱,还要吃得好。让队员记忆深刻的是,队员到达武汉不久就迎来了2020年元宵佳节,吉林人在这一天要吃汤圆、元宵。当时武汉因疫情原因部分物资紧缺,但张义全还是突破困难,想办法让队员们的当天菜单中多了一份汤圆。在用餐时,队员们欣喜万分,在微信群里一阵阵惊喜和赞誉,大家分享着元宵的故事,感谢着领队的贴心的照顾,畅聊着疫情过后凯旋的时刻,张义全看到队员们如此高兴,他感到十分欣慰。为队员们带来无微不至的关怀,保障大家有一个良好的状态去投入战斗,这样的温情小举措,一定程度消除了队员们在抗击疫情工作中因强度大、任务重而带来的身体和心理上的疲劳感,使队员们感受到了这个集体的温馨和温暖。

想队员所想

他是医疗队员们眼中的“大管家”

从队员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细节到医疗救治活动的质量安全,从生活物资保障到感染防护物资的储备,从每日的强调安全管理意识到为队员组织丰富的业余文化活动,从全面加强队伍管理到注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各项任务都需要张义全紧锣密鼓,亲力亲为,但他都能“极速”衔接,有条不紊。

“白天跟医院和各工作组对接工作,与相关部门协调物资保障,晚上撰写工作日报,跟国家和省前方指挥部汇报工作,以及询问医疗队员遇到的各种问题,这成了我每天的写照。”张义全说,在国家有难,大是大非面前,吉林医疗队员们表现出医者仁心,把责任和使命扛在了肩上。

在武汉抗疫一线60多天的工作状态,张义全几乎是“不眠不休”——每天二十四小时,他随时都在关注工作微信群,奔走协调队员们大事小情。医疗队员们的任何事情他都在第一时间落实,不敢有丝毫马虎。“虽然任务繁多,生物钟紊乱,没有一天睡足,但我虽累犹荣。因为我多想一些、多做一些,医护人员就能多休息一些,他们就有更充沛的精力救治患者。”在从武汉返程当天,他最后一个通过安检窗口,他兴奋地挥舞着双手,“终于一个不少地把130名队员带回来了”.在飞机上队员们调侃他,“武汉支援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他说“我的心变大了。为我们130名队员把自己的心操大了,我自己也强大了。给你们当领队这段时间是与你们共同成长、共同收获的日子,你们的胜利凯旋,是我最大的欣慰和骄傲”。

尽管是已经回到吉林家乡在长白山休整期间,他仍制定了严格的医疗队管理制度,在人员安全、感染防护、自媒体发布等方面均提出了具体要求。他曾经说,“只要吉林二队一天没解散,你们一天没回到自己的家人面前,我是你们的领队,我就要履行我的职责,管理好队伍,照顾好你们”。

现在的他,早已返回到工作岗位,卸任了领队一职,但想起支援武汉的岁月,张义全仍然十分激动,当我踏进武汉,我深深意识到,将要面临的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容不得你有半点疏忽和些许迟疑,只有时刻紧绷安全这根弦,周密考虑队员各项事宜,这是危难之时党和人民交给你的任务,这也是和平年代对党员领导干部的考验。

身边人说:医疗队员们总会怀念“大管家”

“休整期间多亏了有‘大管家’,每天通过视频连线给大家做心理疏导,引导队员多看整理武汉期间各种工作和生活片段,撰写工作总结和感受,帮助我们都能安心、静心地迅速度过了隔离期。”

“为提高我们的身体素质,他提高饭菜种类和质量,协调酒店保证我们24小时都可以吃上热饭。”

“面对武汉的湿冷的环境,他积极争取电暖气、电热宝以及热帖,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暖男领导。”

“当有的队员出现身体不适,他积极联系医院为队员做身体检查,购买药品和营养品,体现了一个家长的担当。”

“他是一个有原则的领导,纪律面前不含糊。但是当批评过后他也会适当安慰队员,让我们充分认识错误的根源,不要背负包袱,往前看,让我们迅速走出自责与后悔。”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佳雪 受访者本人供图